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养生要点】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立秋时节的养生,以平稳收养为原则。
【养生食疗】
饮食原则:
初秋进补宜清补,不宜过于滋腻。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应季食物:
百合:清心润肺、清热生津
莲子:清热生津、补肝益肾
银耳:滋补生津、润肺养肾
大麦:益气调中、滋补虚劳、清热解毒
兔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
黑豆: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鸭肉: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利脏腑
推荐食谱:
荷叶绿豆汤

用 料:鲜荷叶一张,绿豆50克。
做 法:先将绿豆加水熬成绿豆汤,打开锅盖,趁热把荷叶盖在绿豆汤表面,等2分钟扔掉荷叶即可。
功效:清凉解暑,清热解毒。
注意:冬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
银耳百合莲子羹

材料:鲜百合20克,莲子15克,银耳3克,枸杞子1克,冰糖20克。
做法:银耳用水泡发至变软,洗净撕小朵;莲子浸泡几分钟,洗去表面杂质;鲜百合拔开洗净去老蒂。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水入锅蒸半个小时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
【养生防御】
感冒、发烧
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季节变化,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从中医来讲,儿童是幼阳之体,易寒易热,容易受外因的侵蚀,从而导致感冒、咳嗽、发烧。因此,儿童要注意饮食起居,尤其是睡眠,要放在第一位。另外,初秋之际,注意不要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着吹。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莫要快速饮进大量冷热水或冰镇饮料。
【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体质人群】
1)气虚体质——保护好脾胃
立秋是气虚体质者调理脾胃的重点节气。气虚多为脾气虚,脾气又受困于暑湿伏热的天气,如果不能在此时节保护好脾胃,则会转为或兼夹阳虚、痰湿。需要常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土豆、香菇、南瓜、山药、百合、玉米、鸡肉、猪肚、牛肚、牛肉、桂鱼、泥鳅、粳米、糯米、锅巴、西米、鲫鱼、鲈鱼、莲子肉、水煮花生等。要多吃杂粮及温软的食物,不要吃过饱,否则伤气、伤脾胃。
2)阳虚体质——培补阳气,升发助阳
虽然已经立秋,但是还没有出伏天,阳虚体质者还是可以利用伏天的暑热骄阳和体内的心火正盛,通过“内用温热”“外散风寒”的方法祛除体内的积寒。“暖胃驱寒”食物有山药、大米、糯米、高粱、香菇、桂圆、核桃等,要常吃这些东西提升体内的阳气以推动寒气的排出,否则将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文中食疗方、保健方法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导萃中医智能健康管理机器人—“小康”可实时检测您的体质,为您制定个性化、全方位的调理方案!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