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到酷暑中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三伏中的“伏”,有人说指“伏邪”,也有人说是指“伏藏”,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应当减少外出以避暑气。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09日,共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20日,共10天。
一共40天!!!
入伏之后,
面对炎热潮湿的气候,
我们怎样才能
保持身体的健康呢?

吃好三样
1饺子
老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末伏烙饼卷鸡蛋”,我国历史上也有在头伏日吃饺子的传统。
据史书记载,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就选择在伏天里吃饺子,“伏日食汤饼”“ 六月伏日食汤饼”。
之所以在头伏日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既有淀粉又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在口味不佳的伏天里能尽可能全面的给人补充营养。在初伏天吃饺子,喝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汤,更能起到发汗效果,有利于驱除盛夏“毒火”。
2老姜烧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天热,人们都喜欢吃凉的东西,但冷饮吃多了,就会胃中虚冷,引发腹泻肠胃不适等症状。
生姜性温,可以祛寒升阳,且姜中含有姜辣素,可以刺激人的食欲。
鸭肉性凉,夏季吃鸭肉可以补肾去水肿。

3凉拌苦瓜
苦瓜是人们夏季常吃的一道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粗纤维,常吃苦瓜可以祛火、解毒。
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被称为脂肪杀手,其中含有的皂甙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但是孕妇要注意,不宜多吃。

喝好三样
1冬瓜海带汤
冬瓜味甘性寒,具有消热、消肿的作用。冬瓜本身不含脂肪,初伏期间食用,不油腻,胃口也不会受影响,且冬瓜中钠含量较低,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海带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海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

2豆腐丝瓜汤
豆腐味道清淡,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丝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夏季身体水分蒸发快,丝瓜能帮人体补充水分。食用丝瓜能够起到排除毒素的作用。

3荷叶粥
荷叶中含有荷叶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利尿、防暑的作用。食用荷叶粥可以清热润肺,凉血止血。

做好三样
1补充水分要及时
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如果你感到口渴了,说明你的身体已极度缺水。
夏季人出汗多,要及时做好水分补充,人体最少一天喝6杯水约1200毫升。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过快、饮水过多也会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2注意祛湿
古人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许多疾病都跟体内湿气有关系。到了夏季,人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吃大量冷饮冷食,都会导致人体内湿气过重。
夏季要注意祛湿,多吃点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汤等。

3注意防晒
入伏后,天气炎热,太阳也变毒了,这种情况要注意防晒,出门带好帽子或遮阳伞。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尽量避开在最炎热的12点到2点之间出门。

小贴士:如何预防中暑?
三伏天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的高温时间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户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高温防晒工作,及时补充水分,注意劳逸结合。
外出可提前准备一些如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降温药品。

一旦发现中暑者,首先应将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通风好的阴凉处,让其躺下休息,并向身体喷洒凉水降温,或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颈部等处降温,喂以含糖或电解质的饮料。
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接受治疗。
温馨提示
清热祛暑的食物都普遍是寒凉性的,并不是所有体质的人都适合吃,让“小康”来助你科学的养生。
上海导萃智能科技健康管理机器人,可随时在家进行问诊、面诊、舌诊、血糖、血压等检测,根据⽤户当前身体情况,得出一份详细健康辨识报告和健康养生方案,帮您做出合理的生活建议,比如当下食物搭配,卡路里摄入等等,从而让你和家人拥有更健康愉快的生活。
小康,今天你拥有了吗?

by: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