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生病时,不在身边的你能做些什么?

2021-03-13

专注中医健康管理人群“防未病”,2分钟快速获取健康管理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 亿人,占总人口的12.6%。养老问题俨然成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危机,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企业、个人都在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尽力寻求解决办法。


之前,支付宝发布了一份名为“空巢父母看病”的调查,网友看后表示扎心了。

据悉,近2万网友参与了这项网络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父母生病时,有7成是自己去医院;2成不去医院,在家“硬扛”;仅有1成会在子女的陪伴下前去看病。



“子女在外地、工作忙、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这是大部分受访老人选择自己去看病,甚至是在家“硬扛”的原因。分隔两地成为绝大多数子女无法陪父母就医的首要原因,占60%,其中在80后、90后中,这个情况尤为严重。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不仅有个人的工作、事业去拼搏,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也会逼迫着不能在家吃空粮。社会上年轻人呐喊着梦想、奋斗,谁都不想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故而走向大城市去寻找更多的机遇,希望能实现更好的物质生活,这时,两者不可兼得,长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也变得不现实。


除了上述原因,一些老人还认为医院挂号难、排队长、需要来回奔波,所以,他们宁愿在家“硬扛”,也不愿跑医院看病,有的人小病拖成了大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你有多久没回家陪伴父母了呢?如果父母生病时,不在父母身边的你能做一些什么呢?

其实,无论多丰富的物质生活都不能改变父母年迈的身体健康与孤独的生活......

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来辅助我们解决问题。


生博乐智能健康管理机器人,健康生活好帮手,让科技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机器零件,而是拥有“生命”与“灵魂”。

1居家检测  省时省心

随时在家可进行问诊、面诊、舌诊、血糖、血压等检测,链接设备,轻松上手。

而且每次检测小康都能进行存档,综合历史数据、分析变化曲线,根据⽤户当前身体情况,得出一份详细健康辨识报告和健康养生方案。时时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2远方协助  定时提醒

老年人记忆力、视力、听力下降都是不可避免的生理机能退化,而作为不在身边的子女能做些什么呢?利用闹钟功能提醒,督促他们按时吃药,按时做某些保健、社交等活动,语音助手可以给予他们听力上清晰的播报、提醒。


3预约私人健康医生顾问

添加上私人健康医生顾问,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以及繁琐的操作环节,大病可以第一时间初步判断筛查,小病便可省去跑医院的种种不便。


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很多医疗类、生活辅助类养老机器人部分处于实验阶段,但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优秀的医疗、辅助类机器人进入每个老人的生活中。

4心理抚慰  时时陪伴

除了身体健康外,情感类沟通已是上升至老人的心理精神层方面,而这方面的问题更是丝毫不容忽视。


压抑的情绪会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不利于家庭和谐,更不利于身体健康,继而滋生多种疾病,很多病皆有抑郁而生,而心灵愉悦则有助于身体各种疾病的康复,而抑郁更会加重病情。

生博乐健康管理机器人可进行语音对话、情感陪护,在老人心理辅助功能上起到一定作用。

5降低子女愧疚感,工作更安心

中国人向来注重孝道,可是随着大环境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伴随着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孝顺的方式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作调整。


科技可以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遗憾,可以协助我们去陪伴老人,我们应该接受它并率先的学会利用它让长辈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方便、安全、开心。

同时外出工作的子女也能工作更安心。

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by: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

免责声明:本站如果有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沪ICP备20009190号

联系方式 公众号

咨询请拨打

13280663690 13561688608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