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大健康产业的未来!

2021-01-16

健康产业正在面临一场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每一个产业。例如通信业,从固定电话到移动通讯,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出,移动互联网成了人们的主要沟通手段。科技也改变了电视业,电视正在互联网化,不复从前的有限电视节目播出频道。一个又一个的传统产业正在被科技颠覆,大健康产业也不例外。

健康管理,朝阳产业

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们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回顾过去,人们实际上有许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也就给了科技改进的机会。


“在平时,我们都是发现自己生病了才会去医院。但事实上,普通人无法判断自己的真实健康状态,很多时候当疾病已经出现明显征象才觉得不妥,这时已经为时过晚,治疗起来也很痛苦且所费昂贵。很多大病在确诊后,都预后不良,例如肿瘤。但肿瘤如能在早期发现,预后会大大改善,甚至根治。因此,我们需要健康管理。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做。”

过去大家谈到健康就是“治病”,朝前一步走是“治未病”,但再朝前一点,未来将会有一大类新产业崛起,那就是长寿产业。

健康管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件持续终生的事情。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健康管理的发展。

现在科技推动产业进步是必然趋势,理想和现实存在很大差距,科技能够去弥补这样的差距,这也就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帮助,就能在从前无法解读的地方,解读出新的有用的东西。人工智能现在主要的功能是预测,这就可以针对性预防和解决健康问题。

中国急需健康管理

因为预防和康养的缺失,我国2019年非传染性慢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8%,慢病管理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大问题,现有的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基本也还是惯性思维盯着医疗而忽视了更大的健康管理领域,而这个领域基本无法使用传统外科思路治愈。


根据疾控中心数据,我国2019年肥胖、糖尿病、慢性肾病患病患者都世界第一,且糖尿病、慢性肾病都是美国患者数量的三倍以上。我国心血管疾病初期症状高血压现患人数更是高达3.6亿,其中有1亿人心血管疾病处于中晚期。早在2014年,我国因为慢病而导致临床医疗的支出就已经占卫生总费用的70%,即便没有医疗健康产业的升级和生活水平提高,慢病的健康管理也将迅速成为大市场。


别以为健康管理只适用老年人,养生只适用中年人,国人的健康状况整体都在高速下滑,所以才有了90后调查报告结论,仅有35%的90后认为自己是健康的,90后一边喝枸杞一边养生蹦迪,连00后的后浪们都不愿意熬夜赶作业了。零糖饮料,医美零食,都说明健康理念已经悄然升级,健康已经成了老中青的共识。

同时,这一代的年轻人更加自我,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下成长起来的90、00后普遍心理疾病较多,睡眠和抑郁问题大面积高发,付费意愿强烈,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合适的方式。治未病实际上就是做健康管理。


上海导萃智能机器人便是一款帮助国民进行健康管理的产品,基于望、闻、问、切的中医理论,用智能化来实现诊断,⾜不出户就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健康检测,测量⾎压、⾎糖、⾎氧等;同时上医机器⼈能综合历史数据,分析变化曲线并根据⽤户当前的身体情况得出一份详细的健康辨识报告和健康养生方案,指导进行穴位按摩保健、药食管理等,同时医生在线上工作站也能给用户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指导。

上海导萃智能机器人让传统中医变得“现代”,未来实现从智能诊疗、智能陪伴、健康饮品等方面打造完整智能大健康产业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如果有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沪ICP备20009190号

联系方式 公众号

咨询请拨打

13280663690 13561688608

微信公众号